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战略:通过制造衰退解决美国债务危机

 “市场似乎已经开始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政策及其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做出反应。2025年3月4日,华尔街迎来“黑色星期一”:美股三大指数暴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2%,比特币单日跌超 9000美元,恐慌指数VIX飙升 24%。亚特兰大联储GDPNow预测显示,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已下调至-2.82%,短短5天暴跌510个基点,创疫情以来最差纪录。尽管美联储之前暗示放缓降息,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2%(创12月以来新低),市场可能已经押注2025年至少三次降息。”



特朗普政府的“衰退战略”:一场经济豪赌?


从近期的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似乎正在推行一项大胆的经济策略:通过故意制造经济衰退,试图解决美国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这样做的目的可能不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利率、优化债务结构,更是为了重塑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将带你从笔者一名韭菜的角度去深入剖析这一策略的动机、手段、可能的影响及市场反应。


债务危机:新政府的“烫手山芋”

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已高达 36万亿至37万亿美元,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头号难题。据前雷曼兄弟交易员、Bear Traps Report创始人拉里·麦克唐纳(Lawrence G. McDonald)分析,若利率维持现状,到2026年,美国的债务利息支出将飙升至 1.2万亿至1.3万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这种压力让债务管理迫在眉睫。
债务危机的严重性不仅体现在其绝对规模上,还体现在其结构性问题上。前财政部长耶伦(Janet L. Yellen) 在任期内增加了短期美债的发行。短期债务虽然在当时可能有其合理性,但也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再融资风险和利率风险。如今,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些短期债务转换为长期债务,以优化债务结构并降低美债的利息支出。





“金融压制”:美债的解药?

面对巨额债务,特朗普政府似乎祭出了“金融压制”(Financial Repression)策略——将利率压低到通货膨胀率以下,利用通胀来侵蚀实际债务价值,从而减轻债务负担。Financial Repression 作为一种债务管理工具并非新创,历史上多个国家在面临高债务时都曾采用类似策略。麦克唐纳认为,除了违约或所谓的"债务大赦"之外,Financial Repression 是美国摆脱巨额债务困境的唯一途径。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名义债务的情况下,逐渐降低实际债务负担。
具体需要怎么做?

  • 压低利率
    • 施压美联储降低利率,创造有利于政府借贷的环境。
  • 贸易谈判
    • 与贸易伙伴谈判,要求他们以更低的利率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
  • 银行监管
    • 通过银行监管机构,强制美国银行持有更多的国债。
  • 延长债务期限
    • 延长债务期限,将短期债券转换为10年期或20年期债券,但前提是先降低利率。

麦克唐纳估算,若利率下降 1%,美国财政明年就能节省近 4000亿美元 的利息支出。这想法听起来很美好,但其实它有一个必要的前提:美国的经济必须“配合”。




制造衰退:下个“猛药”

特朗普政府似乎已经意识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美联储不太可能大幅度降息。因此,他们可能正在采取主动措施,甚至不惜引发经济放缓乃至衰退,以此来迫使美联储采取行动。
正如麦克唐纳所指出的,历史经验表明,通胀率超过6%时,通常需要失业率上升至5%-8%才能得到控制。这意味着,要有效降低通胀,经济可能需要经历一定程度的放缓和失业率上升。

特朗普政府似乎正在部署一系列政策工具,可称之为“衰退工具箱”:

进一步关税武器化

特朗普最近宣布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包括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以及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累计增至20%)。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些关税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比2018-2019年的贸易战更为严重,"股神"巴菲特在3月2日罕见发声,抨击特朗普的惩罚性关税就是"战争",将损害消费者利益。

政府裁员与财政紧缩

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裁减联邦雇员:马斯克领衔的“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计划裁减百万联邦雇员。这极有可能直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支持,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野村证券的分析指出,这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精心策划的“温和衰退”策略的一部分,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但短期内会带来通缩压力,最终迫使美联储降息。

打压资产价格
数据显示,美国前10%的富裕阶层贡献了60%的消费,其财富高度依赖金融资产。通过推高利率打压股市,特朗普试图削弱"财富效应",从而抑制通胀。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对股市估值过高的警告,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策略。




风险:十面埋伏的赌博?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策略本质上就是一场对经济"豪赌",祈望通过长痛不如短痛的方式,换取长期的美债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关税、政府裁员、金融压制等政策工具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但这个策略存在着多方面的风险:

民生冲击

刻意引发经济衰退将对普通美国民众造成深远且严重的负面影响。历史经验表明,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失业率攀升、家庭收入锐减和整体生活水平下滑,这些冲击尤其会对中低收入群体造成不成比例的沉重打击。

通胀矛盾

关税政策不仅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还与控制物价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更令人担忧的是,关税措施可能重新引发通胀螺旋,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重新评估或推迟原定于今年实施的降息计划。

资源错配

采取金融压制手段可能会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人为压低利率不仅会干扰市场价格信号的传导机制,还可能诱发企业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最终造成经济资源的严重错配。

政府降效

大规模精简联邦政府人员编制可能会显著降低公共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根据最新就业数据,在美国总计1.59亿的就业人口中,联邦雇员约占300万,这一数字占比不轻。

联储定音

如果美联储坚守其政策独立性,在经济仅呈现温和放缓态势时拒绝大幅降息,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意图可能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特朗普的“豪赌”能赢吗?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战略预计将在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降息压力——尽管在1月底的议息会议上维持了4.25%-4.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打破了去年9月以来的连续降息态势,但如果经济指标持续走弱,美联储可能被迫加快降息进程。在财政政策层面,政府可能继续推进减税减支政策,这些措施有望刺激私营部门活力,同时降低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从依赖政府支出向更依赖私营部门投资和消费的方向转型。就国际贸易而言,关税政策或将重构全球供应链格局,高盛研究指出,关税措施不仅会抬升进口成本,更将促使制造业回流——美企可能需要在5年内将40%的海外产能迁回国内,这将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政府裁员加之经济放缓可能推高失业率。如果失业率攀升至5%至8%区间,这意味着数百万美国民众可能面临失业风险。金融市场方面,资产价格可能出现显著调整,如果经济真正陷入衰退,股市可能面临更大幅度回调

当然,如果这一战略成功,美国可能会经历一段经济转型期,之后进入一个债务负担较轻、私营部门主导的增长阶段。但如果失败,美国可能面临长期的经济停滞,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

你,又会怎么看特朗普政府的这场经济实验?

评论